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一个时代的随葬品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15日   06 版)
    《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孩子们》

      《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孩子们》是宫廷女画家维热·勒布伦于1785年所创作,现藏于凡尔赛宫。

      茨威格是安托瓦内特的传记作者。他的一句话牢牢钉住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茨威格将最大的同情送给了路易十六的王后安托瓦内特,传记的名字昭示了她的结局——《断头王后》。其实,她是一个时代的随葬品。

      《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孩子们》创作于1785年底,画中一大三小四个人物。妇人,不消说,是安托瓦内特;左边依偎在母亲胳膊旁的,是大女儿的玛丽·泰蕾丝;坐在母亲膝头的,是小儿子路易·查理,未来的路易十七;右边指着空摇篮的,是大儿子路易·约瑟夫。此外,母亲肚子里还有一个孕育中的生命,小女儿玛丽·索菲。很遗憾,玛丽·索菲出生后只在摇篮里躺了几个月,不到一岁就夭折了。画面本身,在刻意营造一种柔情蜜意。

      可是,安托瓦内特的表情透露了些什么呢,她的双眼直愣愣地瞪着画面之外。画面之外是什么?是被挥霍的国运,是逼近的灾难。此时此刻,沸腾的民怨已经溢到了凡尔赛宫和平厅的窗口。但画中人却并未洞悉。知女莫如母。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奥地利女王特雷西娅曾对女儿有个痛心的评价:浮躁。普通女子浮躁只会遭人轻慢,而她若生在帝王家,却会因此断送卿卿性命。

      《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她的孩子们》第一次公开展示(1787年)后不到两年,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局势失控,权力遗失在街头,谁都无从掌握。千百万人头落地,其中包括安托瓦内特和她丈夫路易十六的。安托瓦内特在踏上断头台后无意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断头王后的最后一刻,如此尊贵。

      最后,交代一下画中其他三位的结局:1789年,右边指着空摇篮的大儿子路易·约瑟夫死于佝偻病;1795年,小儿子路易·查理死于肺结核;大女儿玛丽·泰蕾丝是安托瓦内特唯一得以善终的孩子,但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暴民轮奸。这,是命运对安托瓦内特的馈赠中标好的所有价码。

      (《东方早报》9.22 杨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