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封”亦称“护封”“包封”,就是在一本书的封皮外再包上一层封皮。里面的封皮与书体贴在一起,其实已构成完整的传统图书了。但商家觉得不够排场,难招摇过市,故于其外再包上一层雍容华贵的衣装。
我和双封有仇。开始阅读前的第一件事是,撤掉豪华的外封。原因简单之极:带双封的图书不跟手。你想,这封皮与书本未贴合在一起。翻卷图书时它如何能服贴,它来回窜动你如何静心阅读。
饶是不便利,我们还要为这不便利买单。即便单封,封面费用也要占(正文为黑白)图书成本的近四分之一。时下制作双封时,为提升豪华,还常常加上其他工艺,成本自然更高。“腰封”是同样滑稽的举措,是双封的小兄弟,有些有了双封,还要再加腰封。
有读者会认为敝人少见多怪,在日本,便是寻常的点心,也要有三层以上的包装。但笔者以为,双封与点心包装大为不同。扔掉点心的包装后,里面的点心该是什么味还是什么味。扔掉外封后,读者则丢失了外封上的若干信息,诸如本书推荐语、作者简介、其主要作品,等等。扔掉它少了信息,带着它阅读不便。似乎只好脱了外封开始阅读,阅读一停立即穿上外套,要不有丢失之虞的。这个程序简直如出入家门时的鞋子更换一般,好不啰唆。内封也印上全备的信息呢?书商不敢这么做,因为此举更将凸显外封之多此一举。
双封只是中国出版业荒诞之一例。图书中充斥空白页、版心超小、过度“疏朗”,都是为了刻意将书做厚、做大,以提高价格。
(《中华读书报》9.14 郑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