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儿童沉溺网络暗藏风险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20日   02 版)

      近日,成都一名8岁男童偷拿父母手机,通过微信转出6700元钱购买游戏装备的消息,再次引发舆论对网民低龄化现象的讨论。互联网这柄双刃剑,在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暗藏着暴力色情信息、网络安全等种种隐患,特别是近年来未成年人低龄触网趋势加剧,更令人担忧。

      据统计,我国目前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已超过2059万名。有家长认为,上网有益于孩子智力开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反对的家长则表示,网上信息泥沙俱下,孩子缺乏甄别和自控能力,低龄触网往往弊大于利。

      育儿专家孙云晓表示:“通常孩子一哭闹,家长就给看手机上的图片、动画,他们就会立马安静下来了。久而久之,家长便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增强,因此很难再通过简单“断网”来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对于儿童沉溺网络后暗藏的风险,中国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明宗峰深表担忧。他认为,儿童往往对安全风险的认知不足,且过度上网,网络欺凌、骚扰等也容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甚至长期关注不良信息会诱发违法犯罪风险。

      面对儿童低龄触网现象,孙云晓认为,“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需要面对面的互动,比如亲子游戏、户外活动等。虽然看起来‘费工夫’,但这些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

      (《光明日报》9.5 李政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