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老城里的方言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20日   05 版)

      老城里的方言,时有几分高古。比如,水嘴。

      这年头,但凡与水沾边的词,都有几分贬义。如,水货、水军……“水嘴”,不是自来水的龙头,老城人指说话不算数的人。

      本来,我帮一个人办事,那个人说,太好了!你帮我做了,我请你喝酒。后来我把那事办了,那个人再也没有提请喝酒的事。他大概是嘴上随便说说,早把这件事忘了。很多人是非常在意吃这件事的,倘若食言,必定是耿耿于怀。别人会认为他“水嘴”。

      老城里的方言,南腔北调,俚和雅,像面,发酵、糅和在一起,有事世洞察的智慧。

      老城居民,有很大一部分,是六百年前的苏州移民,带着吴侬软语的韵脚。比如,睡觉,称为“上苏州”。一个小孩子,在他母亲的怀里睡着了,老人会说这个小把戏“上苏州”了。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将姑苏阊门一带居民迁徙过长江。悠悠时光里,祖先把对故土的怀念留在梦里,苏州是温柔之乡,“上苏州”,成了上代移民在梦里与故乡相见的机会。

      小把戏,多少带点老城温热亲昵的地气。“小把戏”是耍把戏的,他们玩得很开心,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滚铁环,耳畔呼呼生风,一去三五里,犹不肯回。我至今记得那种亲切的语境。那时候,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古旧的砖桥旁边,桥坡很陡,常有拉煤的人,顶着风在吃力地上桥爬坡。这时候,外婆总是先唤我的小名,然后吩咐:“小把戏,去帮人家推一把!”推一把,其实是对那拉煤工人的感情援助。“小把戏”的力气很小,那被帮助着爬上桥顶的人回头一笑,眼光中包含感激。然后,抹一把脸上的汗,满足地冲下桥去。

      “波俏”二字,是说女孩子长得好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顾盼生辉。眼角生波,婉转流俏,有江南的烟水气。

      甩大袖,是指不做事,不问事,背着手说说话的人,油瓶倒了也不扶,诸事与他无关。大袖,京剧中的水袖,轻歌曼舞,舞动起来,尤其好看,但不实用,看上去美,只能欣赏,对于穿衣吃饭并不实用。老城里的人,不喜欢甩大袖的人。

      老城里的方言,是老城人口头上的活化石。这块2000多年的厚土,随手抓一把语言的沙粒,也有几分文化。

      (《北京日报》9.8 王太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