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8月04日 星期四

    写出次要人物的个性

    《 文摘报 》( 2016年08月04日   06 版)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很容易面目模糊,往往只是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要人物而已。但是《红楼梦》不是这样,哪怕是出场极少的小人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你即使闭着眼睛,也仿佛能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绝不会张冠李戴。

      例如,同样是嬷嬷,李嬷嬷、赵嬷嬷、赖嬷嬷,各个不同。尽管她们出场不多,但是曹雪芹寥寥几笔,人物呼之欲出,各有特色,栩栩如生。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她们的个性化语言。

      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倚老卖老,老气横秋,碎嘴碎舌,令人讨厌,但她其实是照章办事,有责任感的。她不可能超过四十多岁,可是读者感觉她老态龙钟,已经七八十岁了。她随便拿走宝玉的食品给自己的孙子吃,是因为她有失落感。“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一听就是李嬷嬷的语气,她好教训人。

      贾琏的奶妈赵嬷嬷经历丰富,头脑灵活,察言观色,很会说话。她想赶紧给两个儿子找到工作,先是求贾琏,后又改求凤姐。曹雪芹写得很风趣:赵嬷嬷的儿子叫天梁、天栋,明眼人一看,赵嬷嬷本人才是家中栋梁。她并非寡妇,因此她家至少有三个成年男子,但赵嬷嬷是那种千斤重担一肩挑的女汉子。谈笑风生之中,你可以感到这个人的精神上的强健、硬朗、乐观。

      “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这是赵嬷嬷回忆当年接驾皇帝时的巨额开销。曾经沧海的她,话语里不无夸张,也有老辈人勤俭节约的天性。

      赖嬷嬷是贾府中资格最老、最有体面的嬷嬷。自家有楼房厦厅和一个齐整漂亮的大花园,孙子又最有出息,凤姐说她“老封君似的”,可见地位崇高。赖嬷嬷一口一句感恩的话,对贾府可谓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哪怕肝脑涂地,也永志不忘。这个人物令人想起曹雪芹先人与康熙皇帝的关系。

      “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儿,倒不向着婆婆、姑妈,倒向着别人。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了。”这一听就是赖嬷嬷的口气。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一回,她的一席“指责”凤姐的话,说得贾母与众人都大笑起来了。

      在《红楼梦》里,能把贾母逗乐的人,除了刘姥姥和凤姐外,就是这个出场不多恍如惊鸿一瞥的赖嬷嬷了。

      曹雪芹写李嬷嬷,着重写她的庸常与失落;写赵嬷嬷,着重写她的机灵与能干;写赖嬷嬷,着重写她的谦卑和感恩。

      (新浪博客 清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