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讲坛

    墨家对中国科技的贡献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8日   06 版)

      主讲人:郭齐勇

      时间:2016年7月

      地点:山东滕州市委报告厅

      墨子名翟,出生于春秋末战国初,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军事家。墨子的身份可能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近“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他早年学习儒术,因不满周礼的繁文缛节,自创墨家学派。

      墨家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这些成就主要被记录在《墨经》中。涵盖了当今的数学、物理、工程机械、科学思想与方法等多方面。

      数学方面,《墨经》给出了一系列算学与几何学命题与定义。如说:“倍,为二也。”即原数自加一次或者乘以2为倍。又如,定义圆:“圆,一中同长也。”即圆是与中心同样长度的线所构成的图形。这代表了先秦时期最高的数学理性思维水平。

      物理学方面,主要是关于力学、光学的内容。如墨子对于力的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刑即形状的形,指物体;奋指动,即运动。这句话是说力是物体所以发生运动的原因,这显然来自经验的概括,也符合力的属性。而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最为现代学者所重视与称道的了。《墨经》中的光学条目虽然仅有八条,但极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涵盖了阴影问题、小孔成像问题、凹面镜与凸面镜成像原理及实验等多个方面。李约瑟曾高度评价这些成果说:“比任何我们所知的希腊的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工程与机械制造方面,墨子发明了用机械力量代替人拉弓的连弩车,由辘轳、轮轴控制,据说一次可发射小矢六十枚,威力巨大。他还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掷车、转射机,用来在战争中远距离抛掷武器。其中掷车较大,转射机较小,但更为灵活。它们应该是后世战争中使用的发石机的鼻祖。

      科学思想与方法方面,墨家也有贡献。墨子给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定义:“久,弥异时也”,“久,合古今旦莫”;“宇,弥异所也”,“宇,东西家南北”。即墨子认为“久”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包括东西南北的一切空间。在方法上,墨家的科学工作与其创立的辩学又是不可分割的。

      (《光明日报》7.25)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