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

    植物也能“识亲认故”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1日   07 版)

      瑞士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两株箭叶蓼分别栽种在一株大海蓼和一株蓝禾草旁边。大海蓼跟箭叶蓼是“远亲”,而蓝草禾则是“陌生人”。这位植物学家撇开大海蓼和蓝禾草,只单独向两株箭叶蓼发起“警报”,向它们喷洒化学刺激物质“茉莉酮酸甲酯”,许多植物在受到敌人侵害时,都会释放“茉莉酮酸甲酯”。监测发现,与自己“远亲”种植在一起的箭叶蓼,叶片上马上产生毒素以增强防御,并警告“大海蓼”有敌人来犯。而与“异族”蓝禾草生长在一起的那株箭叶蓼,身上非但未产生丝毫毒素,反而还加快了生长速度。

      加拿大科学家也对植物“识亲认故”的奥秘进行探索:将美洲海南芥跟一株异族植物——小叶红檀种在一起,几个月后再移栽,与自己的“兄弟”叶子花属植物——深红三角花“合住”。研究发现,当海南芥和小叶红檀生活在一起时,海南芥对这位“陌生合租人”表现得非常不客气,毫不犹豫地伸展根系,拼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而与自己的“兄弟”深红三角花“同居”一个花盆时,海南芥却表现出温柔、包容的一面:尽力阻止自己的根系伸展,和和气气地与“兄弟”分享资源。

      美国植物学家甚至还研究了一些树木是否会关心自己的后代,距离父母较近的树木可能长势最好。

      农学家们设想,如果将两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农作物种植在一起,让它们相互帮助,应该会获得增产。

      (《工人日报》7.15 冀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