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首毛泽东诗词相关问题的辨正
张兴德在2016年第3期《辽东学院学报》上说,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通常认为是写在广州,近读《毛泽东年谱》(第5卷),看毛泽东当年的行止,发现毛泽东看到郭诗和写作“和诗”,均在北京;《七律·冬云》的写作的时间、地点一般认为1961年12月26日下午写在北京。实际是在25日夜至26日凌晨写于上海。从《毛泽东年谱》看,毛泽东写这首诗前后的主要一些活动和关注点,是研究“反修”问题,组织写“反修”文章。此诗是有感于国际共运的现状而发,而非有感冬天大雪而发。
清代北京戏院相关禁令考察
张一楠、秦晖在2016年第3期《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说,清代政府对于北京戏园的经营地点和顾客群皆有制约,然而以往对于禁令制订的出发点多有误解。康熙朝以来内城禁止经营戏园,其目的并非维稳,而是认为内城开设戏园会引诱旗人日滋游惰、耗费银钱。清代帝王视戏园为败坏风俗之端,担心旗人渐失满洲淳朴旧风、疏于清语骑射,因此禁止八旗子弟、王公大臣出入戏园或登台演戏。此外,清代统治者认为,官员听戏关乎吏治,禁止官员逛戏园、抑制其听戏的风尚,旨在防止官员、王公贵族玩忽职守、扰害平民以及结党营私。
现代文学研究与现代名人博物馆发展可相互反哺
张勇在2016年第3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上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现代名人故居博物馆发展和建设一直处于隔离的状态。从本质上讲,现代名人故居博物馆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有形和无形的资料,而现代文学研究也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现代名人博物馆的日常展览展示中,两者共同构成填充和反哺的关系。合理充分利用两者的关系,无论从学理上讲还是现实应用上讲,都具有很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