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

    “生活始于85岁”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21日   05 版)
    晚年丁聪、沈峻夫妇(赵蘅 绘)

        ■陈国华

      丁聪去世后,夫人沈峻去美国儿子处休息一段时间,缓缓地回复状态。回国后,整理丁聪的遗稿、藏书。此时她突然大病一场,急送医院抢救。朋友李辉说:“急救时要止住出血,还要用不同的药,医生说不知她能不能挺过来?结果第二天她醒过来了,儿子也赶回来了。没多久沈峻又能骑自行车上街了。”

      2010年在上海枫泾丁聪塑像揭幕仪式上,沈峻以她惯有的风趣口吻说到自己的险情:“前一段时间我生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去见丁聪了,丁聪生前说我管他太多,管了他一辈子。这次我要去见他,他对我说,我刚自由了一段时间,你就又要来管我了,不行,快回去吧,让我再自由几年吧。所以我又回到阳界。”

      丁聪不爱旅游,两口子很少出游,去世以后沈峻才开始出门漫游,曾去了两趟东北亚布力雪场,穿上滑雪服留影。回来后她把滑雪的照片寄赠给新老朋友,照片下留有一行字:“生活始于85岁。”

      沈峻的曾祖父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曾祖母是林则徐的女儿。她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去曾祖父任职过的台湾看看,但没想到发现肠癌,进展比较快。肠癌手术是在家附近的466医院做的,主刀的张副院长是白求恩医科大学高材生,做手术非常成功。但不料手术后出现胃大出血和心梗,几天之内没醒过来。紧张的大夫们说,这回得靠她自己顶下来。醒来后沈峻问起,守在一旁的外甥戴尹说:“很严重,现在好了。”她说:“似乎在做梦,觉得自己轻飘飘的,自己又死过一回。”

      肠癌手术后生活照常,第三年体检发现肺部有癌症,在304医院做靶向治疗效果不明显,最后又转回熟悉的466医院。沈峻照例反对朋友们来探望:“绝对不要你们来,看见你们我还累得慌。等到能见了,我告诉你们。”“不要来,我还要跟你们说话,说不动了……”朋友陈四益在电话中渐渐听出沈峻气力的虚弱,也钦佩她对病魔的抗争毅力:“开头她还说发病的位置,介绍什么药能治,积极配合大夫治疗。找到一些偏方,她听说后也去试一试。”

      单位劝说住院可住得好一点,可以报销。沈峻的外甥戴尹说:“我大姨不干,说为什么要那么浪费?住的是三人一屋的病房,她爱跟病友聊天,说笑话,给病友分饺子,有的病友出院后还特意来看她。”

      沈峻咳嗽越来越厉害,时见咳血,身体日益消瘦。戴尹回忆说:“那时大姨跟我说得最多是,这一辈子过来了,干了一点事。在那个年代受冲击,人生起起伏伏,也没什么。”她叮嘱戴尹,你姨父的画都是文化传承,你们不要拿去卖钱,“生意的事,我们不做”。

      让戴尹没想到的是,大姨病危时罕见地谈到家族事情的来龙去脉。去世以后,戴尹整理家中抽屉,发现放着一册繁体字版的沈家家谱,沈峻是以小孩时的名字列入。

      2014年12月11日晚,87岁的沈峻离世。昏迷前她叮嘱戴尹:“我喜欢简简单单,你一定把身后事办好。”离别时,只有戴尹和一位表妹在场,大姨身着最喜欢的蓝夹克衣服,套着一条红围脖,几丛平平常常的鲜花陪伴着她。

      沈峻去世后,她的骨灰撒到丁聪塑像园里,与丁聪永远相伴在一起。如今,一段奇特、风趣而富有哲理的墓志铭已镌刻在墓碑上,每每让人们驻足长留:

      这里住着一对被他们朋友们一致认为非常恩爱、令人羡慕的夫妻(丁聪和沈峻)。其实他们从未恩过也未爱过,只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坎坷的一生,就像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但却充满了人生不可缺少的恩爱元素。这也许应了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们都用纯真来对待一切,无亏于己,无亏于人。如果你们一定要问,如何才能做到恩爱夫妻白头到老?让我告诉你们,诀窍是:不要企图改变对方,让对方做他喜欢做的事,包容宽大。每天向对方微笑几次,摸摸他的脸,揉揉他的手,或说一些貌似批评实为表扬的话。如有矛盾则用幽默来化解,千万不可大声对抗。如此而已,是不是很简单!

      (《北京青年报》6.2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