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

    读者点题

    “家”:“宀”下为何是个“豕”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19日   05 版)

        “家”是人们避风栖息的港湾,是供人居住的地方。“家”字上半部是“宀”,代表房子;而下半部分却是“豕”字,“豕”即是“猪”的意思。依照常理,“家”字应是“宀”下有“人”,可为什么却是“猪”呢?

        这与汉字的象形特点以及古代的畜牧生活有关。“家”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如图中所写。它的外部就是“宀”,像房子的形状表示与室家有关,中间的部分则像“豕”形。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据考证,大约1500万年前,猪科动物已经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广泛分布。在猪类面前,人类其实还很年轻。可以说,猪类是人类出现和成长的见证者之一。猪也是很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西安半坡遗址就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屋内残留的猪骨,经过碳14测定,这些猪骨距今约6000年,这些猪的体型特征已接近现代猪,应为原始家猪。随着阶级分化,人们逐渐以养猪的多少作为财富的象征。在古人看来,光有栖身之处还不算真正有家,还要加上猪才行。有猪的家,才算富足安定。这就是古人造“家”的现实依据。

        (中华书局、搜狐网 7.14 杨庆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