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07日 星期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播伦理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07日   06 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信息源到信息接收者的线性传播模式被视为唯一传播模式。今天,理想的传播更像是参与的、对话的、横向的和富于创意的。

        这种新的传播风尚也在影响大众媒体的公共传播。所有传统的公共媒体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公众”,如果说它们面临危机,那部分地也是由于公共传播仍然遵循着线性的“国家建构”伦理,而不是新型传播的社群主义伦理,以亚文化和寻找认同为中心。

        社群主义的伦理的核心是,不同文化认同的存在权利得到确认,这些不同的认同按其所自认为的那样得到描述,并彼此展开对话。职业的公共传播者的技能在于,发掘不同公众对认同的追求,形成文本,让这些公众能够识别、肯定自己的认同,并依此展开行动。

        从国家建构的伦理到社群主义的伦理,体现在对内传播上,意味着新闻是民族志与文化阐释的一种,假定专业人士能够进入不同的亚文化群体的主观认知当中,像他们那样感受世界。在此意义上,公共领域说穿了就意味着拥有不同认同的人之间的对话,传播的核心不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而是要做好大众文化的语境衔接,让公众可以在其中辨识认同。

        从国家建构的伦理到社群主义的伦理,体现在对外传播上,就是要认识到,国家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合,因而,基于共同体“完整”的理念,不能在建构对外传播软实力的过程中,仅仅想着传递国家意志,也应更多着眼于共同体内部的人们的公共文化和生活方式。这在具体操作中,表现为扫除“官气”,不是处处表现出“官方”的观点,而是更多注重民众的观点和感受。

        (《南方周末》6.30 胡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