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城市人口规划失败的根本原因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21日   06 版)

      城市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为:一是人口增长和GDP增长不可分割,城市人口聚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二是在城市产业结构趋高级化的阶段,产业发展具有“人口聚集效应”。三是城市人口增长的拐点取决于城市均衡发展带来的“分流效应’。

      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的这一关系模式说明,谈论大城市的适度人口规模或者人口规模调控就必须以产业发展和GDP增长为基础。如果其GDP继续增长,那么人口还会继续增长。在目前的中国,这是一个基本趋势。而且,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人口发展的规律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即使一国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仍不会完全停止。

      城市人口规模多大合适,目前来看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城市政府都倾向于限制人口流入,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作为屏蔽阻止外来人口的流入。然而,其结果却是城市人口日益增长,2亿多人口在就业歧视、福利屏蔽之下仍然在城市生存下来。这说明,过去城市政府调控人口的思路是错误的,没有抓住城市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

      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机会。这是城市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对于城市规划和人口规模调控来说,在人口和各种资源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单纯的行政调控是没有作用的,是不符合城市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很多城市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限制人口规模,这种做法是违背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规律的。这也是城市人口规划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

      超大城市要疏解人口,必须着眼于人口与经济的和谐关系上。要控制城市人口,就必须明确城市定位,避免经济过度扩张,通过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来引导人口流动。特大城市要建立城市发展的区域分享机制,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注重区域合作,互惠发展,优势互补,这是改变超大城市人口压力过大的长效机制。因此,归根结底,大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赵卫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