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独臂刑警“哈儿冰”

    《 文摘报 》( 2016年06月21日   03 版)
    陈冰

      35岁的陈冰是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的民警。2010年4月8日,在一次现场勘察时,他被万伏高压电击中,导致全右臂截肢,右腿永久性功能障碍。一年半之后,他坚持回到单位上班,并且拒绝了一切优待。同事因此给了他一个外号:“哈儿冰”。“哈儿”在重庆话里是“傻子”的意思。

        遭遇万伏电击 右臂只剩骨头

      6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那一幕,民警邓良仍觉得身体发抖。

      2010年4月8日早上6点多,邓良接到报警,一处工地变压器电房被盗。在前往现场并掌握基本情况之后,邓良和刑警支队联系,7点左右,陈冰来到现场。在得到现场电工“已经断电”的回应后,陈冰进入了现场。之后发生的一幕,让邓良惊悚不已。

      “突然我就看见陈冰整个人被一股电流吸住,十几秒钟之后,陈冰被重重地弹在地上,然后我就闻到一股很强的焦煳味。”

      邓良慌忙跑过去,看见陈冰的右手臂和手掌只剩下骨头,血一股一股地从他身体里流出来。陈冰用一点微弱的意识问邓良,手臂是不是没有了,反应过来的邓良赶紧用手捂着陈冰的眼睛说:“我们不看,不看。”

      术后的陈冰看上去并不伤心,甚至还安慰探望他的人。西南医院烧伤科负责陈冰康复训练的医生说,当时,陈冰从手术中清醒过来,医生告诉他右臂截肢了,“他说感觉右臂还在,然后伸左手摸了一下,发现右臂确实是没有了,那一瞬间,他的眼神有些难过。”医生说,他只看到陈冰那一次难过的表情,更别提哭了,一次都没见到他掉眼泪。

        重回工作岗位 拒绝一切优待

      2010年底,陈冰出院回家。站在陈冰家的阳台上,能看到街上的一个交通巡警的岗亭。陈冰每天就站在阳台上看那个岗亭,他说:“我是为了激励我自己不能放弃,我要重回我热爱的警察队伍。”

      其实,根据有关政策,陈冰不上班照样可以领取工资、补贴和每月2500元的看护费,上班之后,看护费反而没有了,朋友也劝他,不用上班还领的钱多,何必要去上班?

      “就是不忘初心吧。”陈冰说自己从小就有个警察梦,“既然当初选择这份职业,就要好好走到底。我才30岁出头,自己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丢了很可惜,就像我告诉自己必须站起来一样,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把步子迈出去。”

      在陈冰的坚持下,他在自己受伤一年半之后终于重回岗位。还坚持从父母家里搬出来,独自在一套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生活,“我是想让父母知道,我是可以独立生活的,这样他们看到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陈冰还拒绝了单位给他安排上下班接送的待遇,拒绝了“可以晚点上班,早点下班”的特批,还有“恶劣天气可以不来上班”的建议,单位还提出给他在单位附近租房子,这些都被陈冰拒绝了,“我是来上班的,不是来添麻烦的。”

        伤后六年 终敢袒露伤口

      陈冰说,自己也不是什么顾虑都没有。比如说,他一直不敢穿背心出门。不过,上个礼拜,陈冰打算挑战一次,这距离他受伤已经是第六年。

      “我穿好衣服出门的时候,问我妈,你说我能出去么,我妈说,你这次敢走出去,以后这对你来说就没问题了。”陈冰这才鼓足勇气走出去。

      陈冰刚走出门的一段路,还一直下意识地留意周围人的眼光,“后来我感觉大家的反应都还好,就没再注意别人,自己大大方方地走了。”

      陈冰在参加一次烧伤儿童公益活动的时候,有小朋友曾问他:“走在路上,别人看你,你不尴尬吗?”陈冰回答说:“别人的眼光只有几秒,生活却有一辈子,所以不必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

      今年4月8日,陈冰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生活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这是捷克作家昆德拉的一句名言,4月8日,是陈冰出事的日子。“每年这一天我会想一下,又是一个年头了。”

      (《北京青年报》6.11 高语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