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改革应具战略性
张天蔚在6月13日《北京青年报》上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土地政策的调整都限于应对性的局部微调,且仅限于农村土地政策部分。实际上,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约束之一,就是已经矛盾重重的土地制度,未来必须有更具战略性的全面改革,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发展。譬如,在实行农民“进城不退地”政策的同时,逐步以城市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无条件延期为突破,实现城市居民事实上的土地所有权。同时,逐步将农村宅基地交易对城市居民开放,让更多“老市民”像“新市民”一样在农村拥有土地。如此既可以打破新的“二元结构”,也可以实现财富及人员、物资、文化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真正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南海传统文化研究的起点、重点与热点
王齐冰在2016年第3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说,关于中国南海传统文化的研究始自中国人发现、经营和管辖南海的悠久历史,但真正成为热门话题还是南海丰富的海底资源被发现以后。历史地理学视角是中国南海传统文化研究的起点和重点。1970年代以后,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对南海觊觎和非法侵占,迫使中国学者以国际法和海洋法为武器,维护中国的合法海洋权益,使中国的南海“历史性权利”成为这一领域的新话题。进入21世纪,随着南海争端的范围在扩大,南海研究也日趋综合化和多学科化,从而使南海历史文化成为南海研究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