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了解旧时北京,最直接的渠道就是影视剧,可恰恰影视剧所反映的历史和生活场景常常是不真实的。
我们拍清末民初的影视剧,经常有门口挂匾的,姓张的挂块匾写着“张府”,姓李的挂块匾写“李府”。把自己家叫府,还挂一块牌,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醇亲王府、恭王府也不挂匾。
人力拉的洋车和三轮车,电影电视剧里一律叫黄包车,这也是完全没有的。北京从来没有过黄包车的称谓,上海有,黄包车就是连人带车的一个统称。在北京人力车时代叫洋车,也是连人带车的统称。洋车来自日本,盛宣怀考察日本的时候,从日本带回了洋车。开始洋车的轱辘没有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很大,拉起来吃力,后来用了英国邓禄普轮胎,人力车就不那么吃力了。1940年前后北京的洋车统统换成了半机械化的三轮车。天津地区叫“胶皮”,邓禄普的轮胎就是胶皮。在广州叫车仔。这些小问题反映了时代的真实。
再比如反映上世纪40年代末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女学生还穿五四时期的服装,上衣是月白色喇叭袖小褂,下面是黑裙子,实际上30年代以后街上就已经找不到这样装束的女学生了,这样的装束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至多持续到20年代末,40年代是没有人穿的。
还有男士的西服裤子,裤口卷边不卷边也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男人的西装裤是卷边的,1941年以后都是不卷边的。为什么?因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倡议节约每一寸料子支援前线,因此,那时候世界男士的西服裤都不卷边了。1945年二战结束,很多人就又恢复了裤口卷边。
再说屋里的陈设。影视剧中清末富贵人家常在屋里摆上唐三彩,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人无论多有钱都不会摆,因为唐三彩是冥器,在人们眼中是不祥的。为什么后来又摆?因为英美人没有这样的理念,他们觉得这是艺术品可以摆出来欣赏,中国人效仿,所以五六十年代有的人家里摆出来了。(《北京青年报》5.28赵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