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深陷越战原因揭秘
陈波在2016年第1期《军事历史研究》上说,美国希望通过吴庭艳在东南亚扶植起一个亲美反共政权。然而经过八年统治,吴庭艳逐渐成为美国对越政策的负担。1963年春天南越出现了一系列与后来政变有直接联系的变化,其中该政权对农民冷漠无助并疏远大部分城市阶层,使其缺乏真正的军事基础,加上长期奉行镇压佛教的政策,最终爆发佛教徒反抗事件。吴氏政权却未妥协退让,美国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危机的幻想破灭,随之采取“施压与劝说”并举的做法也未能改变吴氏政权的做法。同年11月,南越军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政变推翻了吴氏政权。在这样一场重大危机中,美国政府上下既没有统一思想,也未形成一个贴近越南军事和统治现实的预案。最终只能以军事动员方式介入越南战争。
“尊王攘夷”:日本近代民族思想的核心
桂岛宣弘(日)在2016年第2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说,位于东亚边缘区域的德川王朝,因其是武家占据绝对优势的政权,也未采取科举制,故而受到儒教、朱子学的影响有限;相应地,也就容易导致国学以及后期水户学等民族主义的出现。同时,幕末期的“尊王攘夷”思想才是德川王朝思想发展的一个归结。此一思想占据了日本直至1945年的侵略意识形态的中心。近代日本致力于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积极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这是一种学习“西洋之术”以扩张日本的战略。“尊王攘夷”思想不仅是指明治维新的思想,也是一种成为了与近代世界、西方世界对峙的民族主义的核心的思维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