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先生于2016年5月14日晚逝世。杨之光曾写过一首诗纪念前辈吴作人,其中一句是“要做画家先做人”。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位表率。“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与他接触过的人,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把家里都捐空了
1997年~1998年间,杨之光将毕生心血全部作品1200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几乎“把家里都捐空了”。
那批画作,捐的时候估价就有两个亿,现在价格都不知翻多少番了。有的朋友后来还责怪他全捐出去了。而杨之光表示:“有时缺钱办教育了,我也会想,要是当初留几张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毕竟“国家保存更好,是流芳百世的好事”。
因为将全部身家都捐出去了,女儿们想收藏他的画,还只能到拍卖会上拍。有时女儿去到拍卖会,看价格实在太高,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只能选择放弃。
爱才惜才包容“反叛”
在教育上,杨之光爱才惜才慷慨扶助。作为杨之光的得意门生,“卡通一代”领军人物黄一瀚教授深有感触。从本科三年级开始,他就受教于杨之光。后来又考取了杨之光的研究生。
在黄一瀚心目中,老师的人格魅力,首先彰显在他非常开阔的心胸上——始终包容乃至鼓励“离经叛道”。黄一瀚心里一直感念,在泼墨人物画上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因为杨之光的鼓励支持。“老师到了晚年时,心中有一个信念——中国画人物的改革,应该推进到泼墨高度。他自己的人体画创作非常成功,而我是将其发挥到极致。我的创作是在他的基础上改头换面、重新组装。”
黄一瀚最后一次在美院见到杨之光,大概是半年前。“他支撑着虚弱的身子,给我倒了一杯茶,对我说了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你历经了很多磨难,我很理解,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你成功了。’当时我非常感动,同时又有些不祥的预感。走到了门口的时候,他又盯着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啊、努力啊、努力啊!’连说了三声‘努力’。”
率真的感情
说艺术、谈历程,杨老师始终静水深流。谈他青少年时学书法,每日自我要求写一个小时,功课未完成,就会反锁屋里,任是何人任是何事,都不会干扰到他;即便后来颠沛流离,每日也仍坚持写字不辍。
及至聊到美术中心,杨老师的语调开始变得铿锵:“这是我后半生最满意的成就!”办美术中心,源于杨老师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所见所思。回国后,杨老师力推儿童美术教育,自掏腰包创办美术中心。十多载躬耕,如今已然蔚为大观。美术中心每次组织孩子们参观、写生,年过八旬的杨老师仍常常现身与孩子们同乐、合影,亲切随和。因为他始终坚信“少年强则中国强”。
杨之光老师慢而定,比他年小7岁的太太鸥洋老师敏而慧。一会上楼梯帮忙找画册,一会更过来插话道:“他很早就有意识地突破前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画《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将个性鲜明的人物集中在一张画上,他是用一百个人物素材进行提炼的,画了好多年……”
这时,杨老师才缓缓道:“你讲了我就不讲了。”
鸥洋老师忙道:“我是提醒你,怕你漏了。”那直爽率性的言语里,流露出深深的自豪和浓浓的爱意……
(《广州日报》5.16 江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