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一鸣惊人韩春雨

    《 文摘报 》( 2016年05月26日   03 版)
    韩春雨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研发出基因编辑新技术NgAgo-gDNA的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上。没多久,千里之外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论坛上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从业内到行外,人们对于韩春雨的“一鸣惊人”充满了好奇,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惊呼:“这会是中国‘土博士’放的一颗‘核弹’么?”

     

        学生物的天赋

     

        在河北省的知识分子圈中,韩家小有名气。韩春雨的父亲韩进廉是河北师范大学以研究明清小说见长的文学教授,母亲是医生,哥哥韩田鹿是河北大学中文系的知名教授,还登上了央视的百家讲坛。在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里,韩春雨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

     

        因为父母的精力全部集中在管教哥哥上,韩春雨有着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他捣鼓自行车、拆装钟表,或者在煤堆里待上一整天,为的是从煤矸石里找化石。高中时,韩春雨和几个同学在走廊里成立了“走廊沙龙”。一到课间,他们就围在一起讨论“宇宙弦理论”等科学理论。

     

        但是,韩春雨当年的生物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为此,父亲还专门找了同事的儿子帮他辅导。一次无意的交流,为韩春雨日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那天,辅导老师给他出了一道超出书本范围的题:大肠杆菌酶数量翻一倍的时间是8分钟,但是其DNA完全复制一次需要24分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只有十来岁的韩春雨琢磨了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答案——“多个位点同时开始”。

     

        韩春雨的机智受到了老师“极大的夸赞”,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有研究生物学的天赋”。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是韩春雨最喜欢的名言,他的每一个重大决定也都暗含着这句话的思想精髓。

     

        1997年,韩春雨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系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底,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期间,韩春雨曾在《核酸研究》NAR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科研成果。此后的十年里,韩春雨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

     

        进入高校后,韩春雨依然我行我素,从不迎合一项项考核指标,他把别人用来写论文、评职称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2014年2月,韩春雨看到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的关于TtAgo的文章。因为此前一直在观察和考虑这个题目,这次得知了一些研究者的实验接连失败。在下功夫看了很多文章后,他猜测温度可能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敏感因素,他打算采用排除高温菌,只留下常温菌的做法进行试验。

     

        不到三个月时间,2014年5月,韩春雨团队就发现了Ago可以切割基因组。结果出现的那天,整个团队的人员都“特别兴奋”。回家时都凌晨两点多了,校门也锁了,韩春雨是跳墙头出去的,“跳得特轻松”。

     

        科学家的“自我修养”

     

        三个月前为了论文刊发的沟通需要,他才第一次注册了QQ和微信。这位低调的科学家似乎刻意地在跟这个热闹的世界保持着距离。心烦时,喜欢古琴的他更愿意抚上一曲,求得内心的平静。

     

        韩春雨深知,如果在其他“985”“211”高校里,他也许会和今天一样安静地生活,但很有可能因为各种考核被淘汰。在河北科技大学,他度过了十个春秋,走到了不惑之年。还好,这样的安静生活,给他带来的是惊喜,而不是麻烦。

     

        “我是一个活得特别明白的人,万一研究不出结果,我还能在这所普通高校里当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教好生物课。”现在的韩春雨,每周还要给大四的学生上一堂生物信息课。

     

        中科院院士、北京生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撰文提到,韩春雨的这种“小人物”、非主流身份和他所处的不知名学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促成了他的成功。NgAgo这种“小作坊”模式,特别适合探索性研究——你不确切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成,这反而更容易激发人的创造力。

     

        (《光明日报》5.24 陈鹏 耿建扩 史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