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教育界悄然结出了一枚硕果——《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第三集刚刚出版,40万字的篇幅完整展示了温老对语文教育的新近思考。同此前的两集一样,文字接地气、易懂却不失高度,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缝隙
温儒敏比共和国大三岁,他的青春时光,同自然灾害与各种运动正面相逢。那年月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温儒敏却说,历史是有缝隙的,有心总能寻到。年少的他跑遍了县里的书店、图书馆、藏书丰厚的老师家,千方百计地搜罗来《麦田里的守望者》《战争与和平》《西方哲学史》,享受着“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在一个果腹都困难重重的年月。
如今,那个在缝隙中的阅读少年已是古稀之年。他一边在山东大学授课,一边指导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既要主持语文教育研究所工作,还要负责国家语文教材的编写。他拒绝应酬,对于众声喧哗、近乎爆炸的信息洪流,温儒敏持着一份警惕。遴选门生时,他总要先问:每天上网能不超过一小时吗?能,再选我。
温度
燕园之北的镜春园82号,是温儒敏曾经的居所。小院离学生公寓不远,年轻身影的频繁造访,他丝毫不觉得厌烦,倒常倾上香茗招待。
北大中文系有些年轻教师,才华横溢,发表的作品甚多。但在正统严肃的老前辈看来,过高的产量会影响学术质量,每逢职称提升必受阻。温儒敏如同老父亲替孩子求情般,挨个叩响评审委员的门:“这些孩子是作家型的学者,能活跃中文系的文气,咱们是得要厚重的底蕴,可也得有活跃的思维不是?郁达夫当年还被许多大人物视为下流堕落,但咱们依然能从他笔底咀嚼出人性真味呀!”
苦口婆心的解释不知说了几箩筐,评委们才算松了口。人们只知,不拘一格的名师让北大中文系永远洋溢着才情。却鲜知,他们的安身,是一位老人无数次叩门、求情的结果。
凌厉
很难想象,影响眼前这位谦和老人最深的,竟是鲁迅。温老说:“鲁迅不光会犀利地骂人,他会带着血肉去探讨,会进两步退一步地去说理。他教我极有张力地思想,教我不附和的批判思维。”
拥有批判思维的人,看待世界与自我的眼神,总要比常人苛刻一些。温儒敏对自己的约束,便是近乎严苛的。他说,做学问是绕不过笨功夫的。每读到颇具启发的观点、字句,便要求自己尽数抄在卡片上,以备后用。当年,温老为写一篇文章而抄写的卡片,竟有五百张之巨——叠摞起来,相当于五部英汉词典的厚度。
这份严苛,大约摆脱不了他的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王瑶先生的影子。有一回,温儒敏正侃侃而谈自己关于左翼文学的思考,王先生叼着烟斗,突然岔开话题:《子夜》写于哪一年?温儒敏一时语塞。王先生毫不留情地批评:“基本的史实是不可模糊的,这直接关系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从硕士到博士,温儒敏被这严厉的烟丝味熏了7年。在中文系任教时,温儒敏提议实施博士论文的匿名评审。他能为有才华的年轻教师求情说话,却绝不在学术上开一条门缝。话语至此,温老突然收敛了谦和的笑,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不认真,就是对学问最大的伤害。”
关切
《论语·学而篇》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欲除文学研究之浮躁,需先正基础教育之本。让温儒敏无比痛心的是,眼下很多学者,仍处于一种项目化生存的状态,都在急迫地申报、出差、报销、结项,时间被杂务切割得七零八落,目光焦灼地盯着职称与官位,无暇投入到真正的研究中,更无心为时代之弊疾呼。
温老说,敲了十余年边鼓,已有越来越多的目光投注到基础教育中。但在现实的映衬下,他仍像是一个踽踽独行的朝圣者,独行在现实的关切与求索中。
(《北京日报》4.26 王昱 马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