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

    “新医改”需实施多元原则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19日   06 版)

      有学者将我国医疗服务不公平的原因归结为市场化过度和政府失职,从而得出政府主导办医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医改”的政策走向。

      在现阶段的医疗服务领域,市场之所以会失灵,主要原因并不是医疗产品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而是在于现实中存在太多限制市场化的约束条件,即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我国医疗服务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因此,增加供给是提升公平性的重要前提。

      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1978-2014年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增长超过52倍,其中,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增长超过82倍;而同期卫生机构数仅增长了4.78倍,医院数量仅增长了1.78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足以说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远远没有完成市场化。因此,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而是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供给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增长。

      在稀缺资源的分配上,平等是我们追求的基本价值,但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落实多元化的原则是“新医改”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实现多元原则,就需要医疗服务产品的供给多元化。

      此外,实施多元原则,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同时加大推动医生的自由执业,这是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和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竞争机制的关键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王文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