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发型有意思。”钱海峰先称赞一下,“拍一张嘛!”对方放松了戒备:“拍好看一点。”大部分被摄的乘客都没有拒绝他。有人凑过来:你拍这干啥呢?你是记者?
“我不是,我是摄影爱好者。”钱海峰解释:“这趟绿皮车明天就没有了,留个纪念。”
拍遍绿皮火车
信阳到深圳西的这趟1202次列车,穿过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四个省份,纵贯1532公里,全程要21.5小时,只要102.5块。同样从信阳到深圳,高铁只需要不到6个小时,二等座609元,价格是绿皮车的6倍。
舒适性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趟绿皮车没有暖气,夏天会更难熬,一过了湖北麻城,整个车厢暴晒在午后的太阳之下,气温能达到四十七八摄氏度。
农民工是1202次列车的主要乘客。钱海峰拍到了一个啃大饼的中年男人,他不介意被拍摄,随着钱海峰的指示上下调整大饼的高度。男人的铺盖卷占据了对面的座位,他要去深圳打工。“老板是东北人,干了好多年了,人挺好。我春节就在深圳过了。”
从2008年至今,除了台湾、香港、澳门和没有绿皮火车的西藏、海南,国内其他省份和自治区,钱海峰全都坐绿皮火车走过。他想把全国的绿皮火车都坐遍,这事儿也越来越急了,很多火车没来得及去就停运了。他的照片也常常被报纸以“最后一趟绿皮火车”的名义要去,填满整个版面。
摄影节的闯入者
1987年,钱海峰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无锡第一家中日合资的四星级酒店无锡大饭店做电工,月薪200元,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1995年钱海峰月薪已经到了1000多块。东部经济的飞速发展,让酒店业的竞争迅速激烈起来,无锡大饭店很快就泯然众人矣。更糟糕的是,2002年,钱海峰发现自己得了鼻咽癌。癌症摧毁了他的听力和口腔,也让他倾家荡产。但他早就看开了,攒钱也没什么用,万一癌症复发,多少钱也活不下来,不如把这个钱花在摄影的爱好上。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影展之一,鲍昆是连州影展的评委,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被推过来,“找鲍老师给看看”。近些年大量涌出的个人化摄影、私摄影、种种玩概念的片子,他尤为讨厌:“抽去了时间、抽去了现场、抽去了社会构成,莫名其妙!”
遇到钱海峰照片时,鲍昆一下子就对了胃口。屏幕里逼仄的绿皮车厢中,天南地北的旅客,用矿泉水瓶盖喝酒、拉二胡唱歌、情侣相拥、独自昏昏欲睡……这些场景一下子击中了鲍昆:“它们太真实、太直接了。”
早在2000年前后,铁路职工王福春以《火车上的中国人》第一次剖开了中国的这一切面。此后的十几年里,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飞速扩张,时空被高度压缩,人们习惯于一天之内穿越全国,在独立的柔软座椅上,不喜欢过于密切的交流。绿皮火车上浓郁的社会氛围,正离主流社会越来越远,鲍昆觉得,王福春、钱海峰就是一前一后地记录这么一段有血有肉的时光。
被震动的鲍昆从钱海峰自选的8000多张照片中挑出来100张,挤进了2015年的年展。在最终的评选中,7个评委给临时加入的绿皮火车投了全票,钱海峰拿到了最大的“刺点”奖。
(《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0期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