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药品电子码成了摆设

    《 文摘报 》( 2016年03月01日   02 版)

        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连发两条消息,宣布暂停执行2015年刚刚施行的《药品电子码监管》,同时对2000年颁布实施、2013年修订、2015年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药品电子监管内容再次修订公开征求意见。

        推出药品电子码的初衷是好的。当前药品经营与销售市场秩序的管控并不十分理想,药品电子码在产品出厂、流通、运输、储存直至配送中起着“监与控”的作用。正如食药监总局通告所称,通过电子码发现7家药品经营企业存在购销非法回收药品、为购销非法回收药品企业违法提供发票等严重违法行为。

        曾有人将电子码比喻成商品的身份证,但监管实践表明,电子码监管还只是停留在“形式”(包装盒)层面上,并不能将一些居心不良经营者,或无证无照违规经营,或以欺骗手法牟取非法利益行为从源头上先行肃清。特别是在现有药品包装上已有条形码、产品批号、批准文号等用于药品真伪识别和追溯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多了一种形式,恐怕并无多大实质意义。

        当前,探索并强化“内容”规范(经营者素质素养、质量标准、规则流程)的实质性管理,应是一种可取的科学态度、有效手段、治本途径。

        (《解放日报》2.24 陈甬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