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孙玮在2015年第12期《学术月刊》上说,微信不只是个体之间的连结,也不仅是为达致共识而进行的交流。微信是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通过日常生活的惯习性使用,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实践的地方”感,人们通过多个“节点主体”实现在世存有。微信呈现了群体的共同在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共在”感,在当前中国社会状况中,构成了人们的“在世存有”。
“人是生产力”并非马克思的观点
孙景坛在2015年第6期《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上说,传统至今,学术界都认为“人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观点,并把人作为生产力的基本和第一要素。事实上,把人作为生产力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马克思对此坚决持批判态度,认为“人是生产力”是对“人的贬低”,是资本主义罪恶的始俑,是妨碍“人解放”的根源。在经典作家中,最早明确“人是生产力”的是斯大林,但这是由一系列误解造成的。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探索,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不是人本身。而且,人的这种生产能力可分解为:科学技术,生产工具,人的技能和体能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第一位的要素是科学技术,即邓小平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