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

    男孩的阳刚,谁来培养?

    《 文摘报 》( 2015年09月17日   02 版)

      小学教育中,男教师比例普遍偏低。很多家长担忧,男教师太少,会不会不利于男孩子阳刚之气的培养呢?其实,要塑造孩子的气质,最大的推动力不在于学校,恰恰在于家庭。

      平时,我们所说的“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女孩子的探索精神”,通通和攻击性有关。在自体心理学中,攻击性是个中性词,是指人类改变环境的一种本能。例如,孩子学步时被凳子挡住,他伸手把凳子推开。这就是孩子对凳子的正常攻击,目的是让脚下的路走得更顺畅。攻击性方面健康的孩子,遇到别人欺负自己,敢于反抗;遇到陌生环境,敢于探索。他们可以在适当时攻击环境,也可以和环境保持和谐。这样的性格底色,往往是在1~6岁时打下的。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男孩说话脸红,做事胆怯,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家里被压抑太多。保护孩子攻击性的正常发展,就需要父母从小陪伴并鼓励孩子“探险”,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孩子每一个小成就。此外,父母还可让孩子走出家庭,多接触其他人,让更丰富全面的气质感染他们。

      (《广州日报》9.12 周公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