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
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家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二是家庭收入差距明显。城镇家庭年均收入为农村家庭的1.8倍。全国家庭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年均收入为9745元,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年均收入为189519元,两者相差约19倍。
三是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调查显示,老年人看病和住院医疗费用平均为5075元,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为30.2%。家庭成员承担照料老人的主要责任,但仍有超过1/4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缺乏照料。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四是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五是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六是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随之也产生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
七是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广州日报》《人民日报》5.14谢绮珊 白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