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4月25日发生8.1级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尼泊尔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区,两大板块以每年4厘米至5厘米的速度相向“漂浮”移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这里成为全球地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全球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中,有8座位于尼泊尔境内或与邻国交界处,就是两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珠穆郎玛峰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地以每年约20毫米的速度在喜马拉雅山下滑动,而地震断层并没有随之一起移动,因此造成了断层压力不断堆积,挤压珠峰及其所在的喜马拉雅山每年约上升3毫米。
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压力释放”,喜马拉雅山向印度板块直冲,会导致珠峰下滑。历史上,1934年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就曾让珠峰高度减少了1米之多。
此次地震的发生地距离珠峰相对较远,珠峰不大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垂直位移。但美国地震学家表示,珠峰发生任何移动,由于弹性地形形变也会让断层下滑,从而使得珠峰下移。
专家进一步表示,此次尼泊尔地震是意料之中的,而更加令人担忧的地震带是此次地震区域的西部。在西边一个400公里宽范围的区域,自1505年起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大地震。如果该区域发生地震,所积累的应变量是此次地震的近三倍之多,断裂层将会下滑10米,地震能够达到8.5级,将比此次地震更具摧毁性。
(《法制晚报》4.27 黎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