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爱荷华河边的聂华苓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21日   03 版)
    聂华苓和丈夫安格尔

        爱荷华河汩汩地流着,绕着整个爱荷华城蜿蜒地铺展开来。四十年前,聂华苓和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把家安在了这河边,房子取名“红楼”。

        如今聂华苓90岁了,总是忘事。有时候下一秒就忘记自己上一秒在做什么。但忆起遥远年代的那些人事物,哪怕再微小的细节,她也记得真切。“1978年,我去大陆探望艾青。车开到胡同,开不进去了。我和保罗就下了车,沿着胡同往里面走。远远看到一个人,站在家门口东张西望。走近一些,我就喊了一声‘艾青!’艾青看着我,喊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

        那是离开三十年后,聂华苓第一次重新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负责人的身份,回来邀请中国作家去美国访问。“国际写作计划”是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在1967年共同创办的。为了这个机会,聂华苓连续向中国政府申请了5年。那次中国之行后,聂华苓成功邀请到了毕朔望和萧乾。

        1979年初秋,为迎接中国大陆作家,聂华苓夫妇特意在爱荷华的家中举办了一场“中国周末”。来自两岸三地、美欧等地的三十多个华人作家,在隔绝了三十年后第一次坐在一起。聂华苓回忆。那时的萧乾刚获得平反,举手投足仍有些许谨慎。其他作家纷纷即兴畅所欲言,只有萧乾带着稿子,一板一眼地念,稿子的字也写得板正。

        除了萧乾,聂华苓也相继敲开了艾青、丁玲、王蒙、汪曾祺等作家的门。见艾青时,他还没有获得正式平反。一开始有关部门不批准和艾青会面,聂华苓“就一再一再要求见艾青”,终于获准见面。1979年,艾青复出公开讲话,第一句说的是“我的大门是聂华苓和安格尔打开的,再也关不上了。”

        和来访的中国作家在花园喝酒、聊天,渐渐成了聂华苓夫妇的习惯。丁玲夫妇在美期间,常晚饭后散步到聂华苓家,四个人坐在小院的台阶上,谈天说地,把酒言欢。丁玲说,这实在是一个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美国,这不是一个垂死没落的美国。她喜欢“满眼都是绿树、青草、流水、美丽的小屋”的爱荷华,喜欢方便舒适的五月花公寓,也喜欢推着小车在无所不有的巨大超级市场里购物。

        如今,超过一千个作家从世界各地来到爱荷华。“这是一个缩微的世界。”访问过爱荷华的作家刘恒说,“这个计划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人,它创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交流方式。这应该是聂华苓和安格尔先生最伟大的创造和构想。”

        1991年3月22日,聂华苓和安格尔获得波兰政府文化部颁发的“国际文化奖”。他们兴冲冲地准备去欧洲领奖,顺便会会老朋友。聂华苓没想到,这是她和安格尔最后的一场旅行。

        “我们在芝加哥转机,安格尔原本要去买一份报纸。我坐在那等他。怎么也等不来。后来我就去找他,远远看到他躺在地上。”聂华苓没有再说下去,“后来我坐那天的末班机回来了,爱荷华下着雨。”

        如今红楼的二层,安格尔的书房依然维持着原貌,安格尔常用的那台古老的打字机,正对着窗外的爱荷华河。“我是喜欢水的。”结束采访,聂华苓坐在爱荷华河边的餐厅,望着窗外。聂华苓说,在这河上,她和安格尔一同走过了20世纪的人景:欢乐、灾难、死亡、生存。

        (《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8期 苏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