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不必陷入通缩恐慌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12日   06 版)

        2015年的头两个月,全球已有十余个经济体先后宣布降息,日本和欧元区再推大规模量宽。然而,即使央行降息或采取各种量宽政策,欧元区、日本等多个经济体的通胀率依然持续下行,低通胀现象开始蔓延全球。

        对中国而言,当前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是欧日负利率与量宽政策并存,通缩风险上升。这些经济体可能会在流动性陷阱中越陷越深,引发世界经济动荡。其间,世界经济潜在增长率普遍降低,全球消费需求持续不旺,美联储可能会择机提息,美元会持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非美元货币间会恶性贬值。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自身却仍存在产能过剩、资产需去杠杆化、房地产需去泡沫化等问题。凡此种种,风险确实不容小觑。

        但从国内来看,当前物价下跌仅仅是供给端造成的。产能过剩、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电商等新业态发展降低了物流成本,并非居民消费需求低迷所致,国内并未出现需求性通缩。应该说,这是迈向新增长模式的开始。

        当然,为了防范通缩,也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加以应对。

        首先,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之需要,也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责任。

        其次,盲目降息不可取,应多考虑货币政策创新,通过金融创新,释放低成本资金,创造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第三,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应加大公共及基础设施投资,并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提高有效投资,促进优质剩余产能转移。

        第四,扩大消费需求不仅有助于应对外部通缩风险,而且可以作为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动力。

        应对全球通缩风险,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归根结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法治经济,靠制度和法律抵御外部低增长与低通胀的冲击。

        (《环球》2015年第5期 陈凤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