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淘宝、发红包、订机票……当我们享受网络便利时,却浑然不知自己的隐私正在被别有用心者利用。补天漏洞响应平台统计显示,目前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漏,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
导致大量数据泄露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漏。
网络安全专家坦言,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泄露都是冲着“钱”去的,互联网金融、网上支付等将成为重灾区,从目前暴露的信号来看,以芯片、电脑、设备等为载体,甚至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能源、资源、航空等领域都将可能爆发信息安全问题。
(新华社3.4 杨烨 李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