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大接受小传播”二元格局不因传播技术持续进步而改变。“接受决定论”乃是“接受与传播”两点论中的重点论,是中西古代文化的结晶。
“接受与传播”的两点论: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中视听为接受,言动为传播,昭示“传播者只有先接受新闻信息,然后才能传播信息”之“从客观到主观,再从主观到客观”的逻辑关系,以及“接受是新闻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真理。
“接受与传播”的重点论:“在对话的三个要素——即说话者、话题、听者——中,决定对话目的和对象的要素,是听者。”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理想国》中所言,这个“听者决定论”被后人在经济领域、文学领域反复论证,而新闻界却好像充耳不闻,像青蛙一样深陷新闻专业主义的“传播、报道”的井中。
“接受”之所以重要,先是有“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信号接收机”这样的电器佐证之,接着又有“遥控器”“鼠标器”手机按键佐证之。由此催生了“点击决定论”,不管是什么“媒体大鳄”,是“星”是“腕”乃至于某种说教,大众只要不喜欢不想接受就可以点击否决。
接受美学举世闻名的受众观值得新闻传播学借鉴,只有认识到受众也主动参与了传播,新闻事业才能开拓自身的领域,新闻传播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大众学科。
(《理论界》2015年第2期 张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