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面值是依据数学的组合原理来设计的。在1到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1、2、5、10就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如1+2=3、2+2=4、1+5=6、2+5=7、10-2=8、10-1=9。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四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就会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相加、减才能得到。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至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
举个例子,利用1、2、5元的纸币,可以在三张之内组成1~9元的数字:1=1(1张)、2=2(1张)、3=1+2(2张)、4=2+2(2张)、5=5(1张)、6=1+5(2张)、7=2+5(2张)、8=1+2+5(3张)、9=2+2+5(3张)。假设这个时候我们再多加一张3元的纸币,1=1(1张)、2=2(1张)、3=3(1张、省1张)、4=2+2(2张)、5=5(1张)、6=1+5(2张)、7=2+5(2张)、8=3+5(2张、省1张)、9=2+2+5(3张)。
你看,忙活了半天,只省了两张钞票,而为了多印一种3元币,花费的制造、流通成本就海了去了。
(《壹读》2015年第1期 张小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