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龙应台:个人史背后才是国家史

    《 文摘报 》( 2014年12月11日   01 版)

      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提出辞呈之时,正是“文化部”基础工程的代表性计划之一——国民记忆库上线届满周年之际。

      国民记忆库,顾名思义,便是收罗每位国民的生命记忆。龙应台数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每位国民的个人史背后,才是最真诚的国家史。”

      龙应台表示,在美国早有这类国民个人记忆记录的计划,例如得知父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后,就会连忙带着父亲去录音,说出想说的话,如此一来,即便父亲后来失忆,子女还能保留父亲生命的回忆,成为一段“历史”。

      目前,台湾共有68处故事搜录站、2辆故事行动列车,用以收集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会摆置在“国民记忆库——台湾故事岛”的网站平台上,成为人人都可收看的资料。

      负责收录故事的志工林建军说:“有的受访者说,本来孩子都不想听他们过去的经历,但被收录在国民记忆库后,孩子看了后,竟深深感动,愿意多听他谈。”对此,龙应台也说,历史记忆的断层不只是横向的,还有纵向的,有太多感动的故事应该被搜录,“很多都是从未对自己的子女述说过的个人生命史。”

      龙应台说,国民记忆的发掘、共享,让这个社会发现——原来我对身边的人这么不认识,存在这么多的误解,而漠视、敌视、仇视多半来自不认识与误解,这种“自我大发现”够深的时候,社会就会出现凝聚和团结,然后汇流成进步的力量。

      “国民记忆库推出以后,香港、中国内地都有人特别组团来看我们怎么做。”龙应台认为,国民记忆库是中国内地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内地的历史的断裂和共同记忆的碎片化比台湾严重多了。当中国内地在经济上异军突起,在军事上让国际侧目的时候,人们是否应该更加看重记忆的传承、文明的累积?

      (《南都周刊》2014年第45期 黄奕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