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怎么来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覃健说,骨刺就是正常的骨头多长出来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逐渐退化,增加了骨磨损,人体为了减小骨关节压力,在骨关节边缘上会增生一部分来减少这个压力。骨刺本质上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年龄越大越容易产生。
人体长骨刺后,可使稳定性差的骨关节得以加强,但骨刺也可造成对其周围神经、血管等的压迫,出现相应症状,所以,它既是生理性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性的。同时,得了骨刺,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
长了骨刺怎么办
骨刺不是病,西医的教科书里就没有叫“骨刺”的病。骨刺不是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单纯去掉骨刺以后还会再长。所以,治骨刺就要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对于骨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治疗——
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改善关节功能,如行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开始宜进行肌力收缩而不活动关节,最好能在水中锻炼,因为水中人体重量只是陆地体重的1/8,同时,不要做爬山、爬楼、下蹲和太极拳、舞蹈之类的活动。
减轻体重:过重的体重会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加速软骨磨损,造成骨质增生。
药物治疗: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不是炎症,或只是轻度的炎症,大多可用镇痛剂治疗。如果对镇痛剂治疗反应不佳,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尤其当关节长时间僵硬、肿胀、局部发热时。
使用软骨保护性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有两种,即硫酸软骨素、硫酸氨基葡萄糖,主要是通过改善关节的结构,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关节置换:如果关节出现畸形和药物不能缓解的疼痛,则可以通过膝关节置换来解决。
(《羊城晚报》10.15 张华 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