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文化视点

    “冷人”莫迪亚诺夺诺奖

    罗皓菱 《 文摘报 》( 2014年10月16日   05 版)

      瑞典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莫迪亚诺成为历史上第15个获此殊荣的法国人。瑞典学院称赞这位69岁的法国作家“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不可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占领时期的生命世界”。

      就在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稳稳占据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成为最大热门。然而,年年“领跑”却最终“陪跑”的村上春树,今年仍未能结束“悲壮”入围史,最终与诺奖再次失之交臂。

      莫迪亚诺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战后在金融界工作,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莫迪亚诺195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暗店街》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1975),该作搬上银幕后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在生活中,莫迪亚诺却是一个沉默寡言、深居简出的人,独爱寒冷萧条湿漉漉的季节。他的小说与各种形式的“热”无关:既不热门,也不热闹,甚至连故事发生的时间,似乎都跟炎热的夏天不沾边。

      莫迪亚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也很大。王小波曾说“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莫迪亚诺,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他在《万寿年》的开头这么写道,“莫迪亚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此外,受到莫迪亚诺的“青春消逝”影响的还包括王朔。

      (《北京青年报》10.10 罗皓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