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库存量持续吃紧,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面对严峻形势,陕西省宝鸡市近日出台献血新规,倡导现役军人、高等院校学生至少每年无偿献血一次;本市公民在领取机动车辆驾驶证前、男女青年在领取结婚证时、高中毕业生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都应无偿献血一次。新修订的《宝鸡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已于10月1日实施。
然而连日来,献血争议在发酵。
面对种种质疑,宝鸡市卫生局局长赵永怀告诉记者:“这不是强制措施,而是一种倡导。”
宝鸡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拴林说:“现在机动车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在交通事故里,受伤的主体还是驾驶人员,为了保证他们的临床用血,在他们领取驾照之前,倡导他们参加一次无偿献血。男女青年结婚,就可能面临生小孩,在生育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遇到出血的风险,也要用血,倡导献血对他们用血是一个保障。”
李拴林认为,严峻的“血荒”现实,倒逼宝鸡市出台了这个看似“荒诞”的《办法》。“像有一天临床用血达到了二百多个单位,当天街头采血不到一百个单位,入不敷出,不但造成血液库存急剧下降,而且对临床用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手术就只能往后推了。”
资料表明,中国虽为人口大国,但献血人群严重不足。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认为:“要通过宣传、科普,让人们懂得无偿献血的好处,对献血者进行大力表彰鼓励,并适度加大物质鼓励力度,而不宜做强制性规定。‘血荒’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必须重新树立无偿献血的公信力,建立公开透明的献血机制,使献血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光明日报》10.9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