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性医学正转为照护性医学
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杨秉辉表示:现代医学在传染病时代“战功显赫”,一系列曾经致命的传染病,得到彻底根治。医学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让很多人误以为,所有的病都能够治好。
没有十全十美的治疗
医学的局限性,导致无奈与遗憾常伴病人。目前,被人类所认知的疾病,不过是所有疾病中的“冰山一角”。疾病的复杂性、人体的差异性,直接构成了医疗的局限性。在绝对的诊疗路径、相对的个体差异之间做选择,需要的是医患共同冷静面对,找到应对病魔的“最大公约数”。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讲过一个故事:曾有一名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腹中双胞胎共血管进行血供。在最重要的关口,医生与病人只能选择保全其中一个胎儿,牺牲了出现心源性疾病的另一个胎儿。艰难抉择的背后,是病人对医生的理解,对医学的尊重。
认知疾病有过程
有人疑惑,一样的疾病,为什么有的医生看得出,有的医生看不出,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丁晓毅给出答复,人类认识疾病有一个过程,医生同样如此。同时,疾病的特点不同,选择什么样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案,受经验、技术、沟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便易患双方均尽力做得更好,仍可能出现偏差,即医学无法实现百分之百的成功。
(《家庭保健报》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