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理性看待全球500强排名

    刘世昕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31日   06 版)

      全球500强最新榜单出炉,10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数量仅次于美国;中石化取代埃克森美孚,闯进前3名,改变了多年以来由沃尔玛、壳牌、埃克森美孚包揽前3名的局面。

      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提醒说,不要再迷信500强排名,这份以年营业收入为标尺的榜单,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企业的现实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直言不讳地指出,进入全球500强,只能说企业的营业收入高,规模做得大,但“大”不等于伟大。如果只有营业收入可观,但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等其他衡量企业健康性的指标并不理想的话,“大”也只是“伪大”。

      尽管中国企业在全球500强中已经占据了1/5的份额,但如果要按利润来排名的话,中国只有7家企业能进入全球最赚钱企业的前50名,而且几乎清一色是金融类企业。这些企业赚钱的法宝并不是靠业务创新,而是得益于金融业的制度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四十年间,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大”的创造,未来需要的是从“大”到“伟大”的二次长征,从过去单纯关注企业规模,到关注企业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等,这背后一方面需要企业寻找创新的经验模式,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支撑体系的变化。

      而社会支撑体系包括:政府转变职能,实现从经济生活的决策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换;金融改革进一步提升,更多地支撑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青年报》7.28 刘世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