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他山之石

    智利强震缘何损失较小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08日   07 版)

      4月1日晚,智利西北海域发生8.2级地震并触发海啸。不过从目前看,这次地震总体而言造成的损失不算太严重。那么智利是如何防范“超级巨震”的呢?

      建筑:抗9级强震

      1970年后,智利至少经历过13次7.7级以上地震,大多数建筑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智利政府从屡次地震中吸取教训,斥巨资研发抗震技术,水泥标号、钢材强度都必须抗9级地震。

      如今,智利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根据这种设计,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的立柱,柱子通过钢制框架加固。智利防震设计的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能量,并最大限度保全建筑物。

      教育:重避险意识

      由于地震频发,智利民众在避震和灾后自救等方面经验丰富,可以说,应对地震已经是智利人生活的一部分。智利防震教育普及水平高,人们非常重视培养避险意识,智利政府、学校、公司每年按规定至少要举行3次地震逃生演习。

      在智利中小学教学中,一直有地震应对课程,包括防疫、自救、心理、生理等各种内容。课程不只照本宣讲,还临时安排突发事件演习,训练学生的临场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

      救灾:自救能力强

      智利是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震后自救能力很强。智利政府早就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救灾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救灾物品,不会让一个灾民饿死或冻死,军警则承担搬运救灾物资、维持秩序和机场保卫的工作。

      (《北京青年报》4.3 李思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