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吉林、宜昌等地先后出现幼儿园给孩子喂“病毒灵”事件。对此,舆论一是批判监管层面的问题,二是反思民众科学素养的缺失。实际上,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也是诱因。
“药儿园”事件有一个共同点——事发单位都是民营幼儿园,他们长年给孩子喂“病毒灵”,是因为孩子若缺勤需按天数给家长退钱,而这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收入。因此,民办幼儿园通过各种方式“创收”和“减支”。
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民办园因为设施落后、教师短缺、收费奇高,受到了国家的一系列严厉监管,利润空间也被严格限制。此外,在教育投入方面,多数也都流入了公办园。以东部某省为例,一所普通幼儿园要在收费标准、教育设施上“达标”,需要增加五六十万元的政府投入。这笔投入不是所有民办园都能享受得到。
因此,要整肃民办幼儿园乱象,不是简单的专项整治行动能根除的,必须正视民办园投入少、收入低、责任重的老病灶。
(《新华每日电讯》3.20 杨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