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医学前沿

    心脏起搏器等或可在体内“塑形”

    《 文摘报 》( 2013年12月26日   04 版)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创医疗电子生物体内3D打印成型技术,有望通过微创手术,将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器械在体内“塑形”,使患者免受外科手术之苦。相关研究文章近日在《自然》出版集团系列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脑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植入式医疗器械,为保障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支撑。但此类设备植入时,患者要接受开颅、开胸手术,创口过大,易引起手术并发症及感染风险。

      而新的3D打印成型技术,是先将生物相容的封装材料注射到人体内,固化形成特定结构,在此区域内注射导电性金属墨水、绝缘型墨水(包括配套的微米级或纳米级器件等)后,形成目标电子装置,通过微注射器在目标组织处按预定形状及功能构建出最终器械。这些器件具有较高的顺应性、适形性和较低的成本。

      不过,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也表示,虽然他们在离体的生物组织样品和小鼠、青蛙等动物上的实验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这一技术要真正应用到临床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健康报》12.18 王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