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他山之石

    世界级城市该如何发展

    《 文摘报 》( 2013年12月26日   07 版)

      巴黎:文化部主导城市规划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城市规划主导部门不同,在巴黎城市规划与建设上,其主管部门是文化部而不是建设部,这被解读为法国政府对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

      如何实现新旧建筑的协调曾是让巴黎的城市规划师头疼的问题。最终,人们在建设中达成了一种妥协:如有需要,可以建设新建筑,但是新建筑要尊重周围的老建筑,且在风格上尽量与老建筑保持协调。

      巴黎人将城市规划目标落在了郊区,他们提出了和伦敦类似的“大巴黎计划”,希望能够将巴黎城市规划蓝图扩张,这样既可以保护老城传统风貌,也可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老城区旁的拉德方斯区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法国政府认为,新区发展程度越高,人们越不愿意将新建筑安放在老城区,这样,传统城市风貌的保护就越是容易实施。

      伦敦:从大伦敦到智能城市

      为缓解城市压力,伦敦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实行了“大伦敦规划”,即将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分离,采用绿化带将伦敦及周边地区规划为4个同心圆形式的“核心城市-卫星城镇”地区,将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使得城市人口整体密度下降。

      如今,英国政府计划将伦敦打造成世界“数字之都”,其中之一就是构建智能交通体系。

      东京:轨道交通撑起“多中心”

      日本政府在规划东京都市圈时,表达了一种希望将经济发展从过分拥挤的核心地区分散到该区域外部边缘的理念。这种理念被日本人称作“多中心”都市构造。

      东京的空间发展模式是以发达的公共大交通为基础的。公共大交通体系是由广域干线道路网和铁轨道网以及各种汽车、地铁、轻轨等交通工具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东京都市圈绝大部分的客运依赖轨道交通。在高峰时段,乘坐轨道交通的比例高达91%,居全球首位。

      此外,东京的多中心体制有效地将大都市的功能转移到各个副中心。这些副中心分担了大都市的功能,减轻了中心城的压力。

      (《新京报》12.22 韩旭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