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不少地名以“沙”作通名,但指的并不是供人休闲嬉戏的沙滩,而是在江心堆积的小岛,或是沿海濒江淤泥层积成的平坦陆地。
越秀区北京南路的“太平沙街”,明代是珠江的一个小岛,因清初岭南大诗人陈恭尹曾题有“太平烟浒”而得名。珠江白鹅潭畔的“沙面”,清初叫“中流沙”,咸丰九年(1859年)运石填海,修筑石堤形成岛状,故又称“沙面岛”。荔湾区的“黄沙”同样是珠江冲积而成,地势平坦,历史上曾是水上居民的聚居点。
通名“沙”的特殊义,与广州地理环境的变化有关。广州地形大致是东北高,西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由此冲蚀下来的泥沙,同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带下的沙泥流汇于珠江附近,逐渐形成平原;珠江中那些由泥沙淤积成的大小不一的陆地,粤语区人称“沙”、“洲”或“沙洲”。由于所指相同,命名地名时相互换用而意思不变。
广州话的“沙田”并非指含沙质多的沙地,同样是由于珠江的冲刷,濒江沿海的积泥深厚,淤为沃壤。因此,沙田也可称“沙”。人们聚居于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垦出肥美的农田,不少村名自然就带“沙”。“新沙新地两边河”,我们知道了地名“沙”的特殊义,就清楚词里的“沙”不表沙滩,而是江中小岛或濒水陆地;“新沙”指的应该是冲积形成的新岛屿。
(《羊城晚报》12.4 黄小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