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用反抄袭软件来检测学生论文是否抄袭,商家则推出“反反抄袭软件”来进行对应。这个软件的数据库,能比反抄袭软件更全面地检测出一篇论文中和数据库雷同的部分,用红字标出,并且给出修改建议。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不可能没有基本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抄袭是不应该的,甚至是可耻的。但其中一些人仍然选择了抄袭,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剧:明知其错而犯之,明知其恶而作之,明知其非而为之。这种犬儒主义和投机活动的大面积泛滥,是对道德的巨大腐蚀。
我认为,根本的问题是社会存在鼓励抄袭的土壤,存在鼓励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社会,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比坏。网上很多匿名帖子为学生论文抄袭辩护,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难道只是学生在抄袭吗?教授论文不也有大量抄袭的?再说了,我们这个社会各行各业不都在造假吗?为什么只是苛求学术界?在整个社会缺失诚信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或学术界谨守诚信,“出淤泥而不染”显然不现实……
在这种比坏心理的基础上,不仅不会产生悔过、罪疚心理,相反还会产生冤屈和倒霉心理。如果大家都这样比坏比下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道德只会越来越坏。良知根本不可能在比坏的过程中生长出来,只能在比坏的过程中坏死。要改变抄袭的现象,当然必须首先树立起诚信观念,培育诚信文化。要树立诚信观念,首先要建立维护诚信的制度环境。
(《今晚报》11.4 陶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