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湖南岳阳县筻口镇三学童在上学路上被绑架,犯罪嫌疑人11月1日下午落网,3学童遇害。
3个小孩不幸惨死,留下了无尽的痛,但犯罪分子何以能一次又一次将毒手伸向孩子?此案中,从校方到警方的为何反应如此迟钝?
据报道,接学童的校车,每天停在离他们家1500米之外,原因据称是“路不好走”。可问题是,同村有上另一所小学的孩子,校车却可进村接孩子。显然,路不好走,不过是个托词。校车如果直接开进村子接学生,三个孩子也许就不会在半路上被骗走。而且,校车没接到这三个孩子,司机竟没联系家属,据说是“手机没有电”。学校发现孩子没到校上学,也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家长。
从这些致命的细节中,我们可看见岳阳相关部门对于学生安全的疏忽与麻木。校车多开一公里接孩子是如此之难!学校对于孩子无故不到校反应如此迟钝!
家长们就孩子失踪向当地派出所报警。“但派出所的民警告诉我们,小孩失踪不到48小时,他们不能受理。”
小孩失踪48小时后才能立案,这是哪儿规定的?早在2009年,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杜航伟就曾公开表示,“凡是儿童失踪的,无论什么原因,基层公安机关一定要立即开展侦查,立为刑事案件。”
儿童失踪的最初几小时,是救人的黄金时期。虽然岳阳公安部门最后破案抓到人,可是,当初在接到家长报警后如果能立即立案,抓住破案黄金时期,分秒必争,尽全力寻找孩子,是否会多一些挽救生命的机会?
国外研究表明,遭绑架且遇害的孩子中,绝大多数都在三个小时内遇害。也正因此,在许多国家,警方一接到儿童失踪报警,不但会把信息第一时间在警方内部通报,也会同时通过电视电台、公路电子路牌、手机短信等途径,向全社会发布报警信息。
岳阳杀童案,嫌疑人的落网不意味着可画上句号。接下来,我们需要全面剖析惨案发生的原因,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展开追责,还受害儿童家属一个公道。
(《新京报》11.4 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