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厉以宁倡导“就地城镇化”

    《 文摘报 》( 2013年10月31日   06 版)

        “传统城镇化模式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城镇化道路。”10月1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2013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公开表示,中国城镇化应该分为三部分:老城区改革+新城区的规划+新社区的建设与转化,这种模式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就地城镇化”。

        何谓“就地城镇化”

        在厉以宁看来,老城区的发展方向是改造。“由于工业企业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工业企业迁出老城区,这些年在老城区推行的退二进三可以消除污染,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到老的文化遗址的保护。”

        在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棚户区拆迁的问题,一般是把新城区建设、招商引资和老城区改造三者结合在一起,重新规划。

        厉以宁认为,新城区的规划非常重要,要有人气,不能只是产业园区,不能晚上就变成了“空城”。新区要有常住的居民,无论是原来的农村居民或者镇上有农村户籍的个体工商户等,再加上新建的工业企业职工,所以城区规划除了工业园区外,还应有商业区、服务区和居民区。

        挑战来自哪里

        新型城镇化更大的挑战来自新农村建设。“通过园林化、循环经济的推广、公共服务到位和社会保障走向一体化和民主管理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向新社区转变,农村新社区就成为城市的一种基层单位,也就纳入了城镇化。”厉以宁解释,当城乡居民实现无身份差别和权利平等的目标之后,就可以把“农村新社区”改称为“新社区”了,前面不必再加上“农村”二字。

        户籍改革应渐进

        厉以宁指出,在城镇化的体制转型任务中,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尤为重要,一定要把城乡户籍的二元化改为城乡户籍的一元化。他建议,城乡一体化要走一条稳妥的道路,具体路径上,应坚持新社区先行,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再次,特大型城市最后,“水到渠成”,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户籍一元化的基本途径。

        (《21世纪经济报道》10.18 王尔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