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医生札记

    雪上加霜为哪般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15日   04 版)

      李老师是一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可最近,她发现自己尿色深黄,乏力,不爱吃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其肝脏功能明显损伤,乙肝“二对半”和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检查结果是“大三阳”,显示HBV复制活跃。

      医生诊断:现在的肝功能损伤,不是药物引起的,应当是由HBV引起。也就是说李老师在治疗“类风关”过程中,乙肝又来“添乱”。

      李老师怀疑是医院内的消毒措施不力,让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为此,李老师来到了我的专科门诊。

      我告诉李老师,“类风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用药主要有三类:一是可消炎止痛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二是有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三是改善病情药物,也称非生物免疫抑制药物。后两类药物都有抑制免疫功能作用。

      李老师不解:“这和乙肝有啥关系呀?”

      我耐心地解释:“其实,您体内原来就存在着乙肝病毒,也可以说,您是一名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理解为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将病毒‘管住了’。而您治类风关的两类药物,都具有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作用,所以,病毒就被‘解放’了,导致乙肝发作。”

      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在治疗之前一定要检查HBsAg及HBV DNA,了解是否是HBV携带者,HBV是否复制。如果患者已感染了HBV,就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给予抗乙肝病毒药物,有了抗病毒药物保驾护航,就可以抑制HBV,防止乙肝发作。

      对于李老师来说,治疗乙肝是当务之急。

      (《家庭医生报》8.12 王振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