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澄清马克思主义“为谁代言”
林剑在2013年第1期《学术月刊》上说,科学地澄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在为谁代言的问题,对于人们把握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避免狭隘的民粹主义与伪善的道德主义的误导具有重要意义。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误读与误释为仅为穷人代言,这既缺乏经典文本的证据支撑,也有悖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是为无产阶级代言,深刻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不仅是工业生产力的代表,而且他们的未来依赖于私有财产的扬弃与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在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代言,在为社会历史进步代言。
新阶段改革红利要靠“精耕细作”
刘世锦在2013年第6期《求是》上说,新阶段的改革红利要靠“精耕细作”,发掘新增长点的潜力。从市场层面看,要推动生产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例如,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但这种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依托于收入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城镇化的主要优势,在于从生产、流通、创新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上的集聚效应,从而产生传统农村经济难以比拟的高生产率。推动高质量的城镇化,关键是要通过人和地这两个基本要素更好地流动和配置,提高集聚效应和生产率。从政府层面看,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压缩公务开支、厉行节约的同时,将支出重心转向公共服务。当然,这方面也要汲取国际上过度福利化的教训,坚持量入为出,不能把胃口吊得过高。
海外投资应伴随海外知识储备
刘伟平在2月25日《学习时报》上说,中国经济已经走向世界,但对全球及各个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基本层面的认知和研究却不够,这会导致中国在全球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正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最深刻的大变化时期,缺乏足够知识与智力储备且参与全球经济的国家无疑会面临较大的利益损失风险。大国在快速发展时都曾花巨资进行知识储备与发展智力资本。相形之下,中国的知识和智力储备显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