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社会凋敝,1932年公债风潮之后,不到三年又是白银风潮。
1934年2月28日,茅盾写了一篇随笔《上海大年夜》,真实反映了白银风潮初起,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大年夜的商业氛围。他在大年夜带着一家人前往南京路消费兼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过不了年关的商店有五百多家,关上大门贴出“清理账目”的铺子也有200多家,其中有一家60多年历史的老店。
1935年5月,鲁迅在上海《漫画生活》第9期,发表《弄堂生意古今谈》,通过摊贩在弄堂的叫卖声,也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白银风潮前后,上海市民生活的不同世相。
鲁迅在此文中写道,与白银风潮前相比,摊贩推销的货物切实了不少:麻油,豆腐,润发的刨花,晒衣的竹竿;就是弄堂里的叫卖声,说也奇怪,竟也和先前判若天渊,卖零食的当然还有,但不过是橄榄或馄饨,却很少遇见那些“香艳肉感”的“艺术”的玩意了。方法也有改进,或者一个人卖袜,独自作歌赞叹着袜的牢靠。或者两个人共同卖布,交互唱歌颂扬着布的便宜。但大概是一直唱着进来,直达弄底,又一直唱着回去,走出弄外,“停下来做交易的时候,是很少的。”可见生意的清淡。
住在上海弄堂里的鲁迅,对小贩们的生意经耳熟能详。对研究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白银风潮来说,《弄堂生意古今谈》无疑也是一个极佳案例。
(《新民晚报》3.1 邢建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