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3月12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3年03月12日   06 版)

        北宋前期役制的变迁

        吴树国、王雪萍在2013年第1期《济南大学学报》上说,北宋前期役制继承了唐末、五代役制的发展成果,表现出新的特征:主体役种由力役向职役的更迭,征役对象由人丁的年龄向资产的迁移,服役范围也由中央用役向地方用役为主转变。这些特征的出现不仅根基于唐末、五代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背景,也与唐宋之际财政和赋税制度的变化息息相关。北宋前期役制的变迁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实现役制公平,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役制发展的方向。

        生命“超越性”从“道德生命”论到“关系生命”论的转向

        尤吾兵在2013年第2期《中州学刊》上说,生命中因有死亡的必然存在,生命论需要预设“超越性”意蕴。传统儒家文化是通过预设“道德生命”来实现生命的“超越性”的,“道德生命”实现的主要途径有“三不朽”和“子嗣延续”。现代境遇下,“关系生命”是指与个己存在的各种关系集合以及这种集合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形成的生命“结晶体”。“关系生命”在实体意义、价值观推广和行为约束力上都比“道德生命”具有优越性,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关系生命”可以作为与“肉体生命”一起看做构成人的两个部分,二是“关系生命”论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相契合,三是“关系生命”论在道德约束力上是超越“道德生命”论的,因此,以“关系生命”论替代“道德生命”论是生命论中“超越性”意蕴的应然转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