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一位在韩国家喻户晓的圣贤,韩国人尊奉他为“万世之表”,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典大祭”。
早在古朝鲜时代,孔子的基本精神通过表意文字——汉字传入到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前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时期,儒学开始得到官方承认,通过教育体制在上流社会传播。
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实行“崇儒抑佛”政策,大力扶持和增设公立教育机构,各地的儒家学者也纷纷创办私学,推动了对全民的儒学教育。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统治思想,并走向本土化和大众化。
素以“东方礼仪之邦”著称的韩国的“礼仪”,其可贵之处在于,它包括“礼法”和“义理”的两个价值基准。“义理”作为朝鲜王朝时期“性理学”的中心概念,指坚持正义的刚强的信念。正是这样的儒家文化培育了同倭敌抗争到底的李舜臣等“忠国”英雄,至日本殖民地时期发展为“爱国儒教”。
然而,深入研究儒家根本思想的朝鲜王朝学者们固守实质上融合了儒、释、道的性理学,而甚至排斥从明朝传入的阳明学。这种排斥也曾起过负面作用,即引起了学术上的争执和与政治有关的党派斗争。这与他们一方面坚持开放与和合的态度,另一方面追求纯粹的、正统的、完美的思想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关。
中国的礼教传到朝鲜半岛以后,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些美风良俗。更有趣的是,儒家文化与“风流道”精神相结合,创造了“拌饭式”韩国文化,造就了今日民族文化的繁荣景象——“韩流”。
但是,韩国传统文化尚未完成现代转换,而近代传入韩国的基督教亦未实现韩国化,东西文化的汇合处于混乱状态。韩国人过分注重等级秩序,难免破坏平等而友好的人际关系;过于重视名分是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明日报》2.25 金成玉)